現場直擊“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添大動脈—《滬寧沿江高鐵來了》推出
2023年10月11日 10:15山河披錦繡,奮進譜新篇。在喜迎共和國74周年華誕和中秋佳節之際,9月28日上午,滬寧沿江高鐵建成通車現場會在常州武進站舉行,“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添大動脈。省委書記信長星出席現場會并宣布開通。省長許昆林、國家鐵路集團副總經理王同軍出席并講話。
滬寧沿江高鐵沿線共設南京南、句容、金壇、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8個站,它的建成不僅結束了金壇、武進、江陰等不通高鐵的歷史,使江蘇高鐵網整體功能實現了新提升,同時百強縣區軍團串珠成鏈,進一步促進揚子江城市群的互聯互通,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再提速。9月28日上午8點45分,融媒體新聞一部牽頭,聯合句容、金壇、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7家滬寧沿江高鐵沿線的縣區融媒體中心,共同推出近2小時的特別直播《滬寧沿江高鐵來了》,在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江蘇新聞”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同步推播。
此次直播,融媒體新聞一部聯動各縣融中心在新媒體矩陣共同發力,形成宣推合力。當天,《滬寧沿江高鐵來了》直播總點擊量近300萬,“江蘇新聞”社媒矩陣共發布39條,全網總閱讀量近千萬,#2035年江蘇高鐵總里程將達4800公里#、#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建成#、#第一視角打卡滬寧沿江高鐵特色站點#3個話題登上微博同城熱搜榜。《江蘇新時空》特別報道《“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添大動脈,江蘇高鐵里程超過2500公里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 信長星宣布開通 許昆林王同軍講話》被省網推送。
前后方高效協同省市縣媒體融合一盤棋
滬寧沿江高鐵全線通車,正值中秋、國慶雙節前夕,時間緊、任務重。如何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此次特別節目直播,成為關鍵。在總臺領導的指導下,融媒體新聞一部多部門聯動,挑選精兵強將組成特別報道團隊,多次開展頭腦風暴推敲完善報道方案,同時協同統籌各縣區融媒體中心,從報道方案、直播流程、前方采訪拍攝到后方編輯制作、技術保障,進行深度對接,形成全流程高效合作機制。本次直播采取演播室訪談加多路記者直播連線的方式,第一時間第一觸角第一現場帶大家共同見證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的動人時刻。在常州武進建成通車儀式的主會場,前方團隊克服信號傳輸、無人機拍攝限制等多種困難,通力合作完美呈現了主會場的時政直播現場;在武進站站臺,直播節目第一時間全貌展示了武進開往上海虹橋方向首班列車出發的實況;在飛馳的列車上、在沿線多個站點,各路記者通過自己的所見所感向大家展現了滬寧沿江高鐵的智慧和特色。節目特別邀請了江蘇省鐵路辦的總工程師和相關規劃設計專家走進演播室,深度解讀滬寧沿江高鐵從“紙上藍圖”到“地上通途”的歷程,講述“軌道上的江蘇”初步實現成環成網,進一步為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創造了新條件。通過前后方高效協同、省市縣共同合作,為觀眾送上了精彩的直播“大餐”。
冒熱氣接地氣沉浸式報道讓觀眾“身臨其境”
值得一提的是,滬寧沿江高鐵的沿線各站房充分融入江南風情、產業特色、地域文化,成為伴隨高鐵飛馳的又一條流動風景線。在《打卡滬寧沿江高鐵特色站點》報道中,總臺記者和沿線縣融記者們,移步換景,接力打卡,用精巧的設計、美輪美奐的畫面展現了各自站點的獨特美麗:句容山水、金壇刻紙、武進園林、江陰的徐霞客故居地、張家港的江南水鄉風情、“魚米之鄉”常熟的古今對比、太倉的鄭和文化設計理念,一站一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滬寧沿江高鐵采用的高科技、提供的貼心服務,共同構成了站房里的“最美江南”。此外,作為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蘇南有著豐富的文旅資源可觀可賞,節目重點圍繞此前未通高鐵的3個縣域,從5A級景區茅山風景區開始,跟隨縣融記者一路游覽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伏熱花海景區、東方鹽湖城、金壇三星村文化遺址、春秋淹城旅游區、太湖灣、長涇古鎮等歷史古跡、風景名勝,品嘗句容葡萄和豆腐、茅山老鵝、長蕩湖湖鮮、江陰蟹黃小湯包和甜點,“逛吃逛吃”的愜意之旅讓高鐵沿線的推介更加生動直觀,可感可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