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廣播部聯合南京博物院舉辦 “中華傳統文化開學第一課”
2022年08月31日 09:458月30日,總臺交通廣播部聯合南京博物院共同打造的“中華傳統文化開學第一課”在南京博物院正式開課,總臺副臺長、集團總經理周斌,省文旅廳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黨委書記拾峰出席活動,共同開啟“開學第一課”。
“中華傳統文化開學第一課”是交通廣播部和南京博物院繼“博物館奇妙夜”之后,聯合推出的第二個重點品牌活動,旨在打造面向中小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開課”。活動現場,來自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和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的120名一年級學生身穿漢服,在南京博物院參加了開課儀式,正衣冠、點朱砂……滿滿的儀式感讓孩子們沉浸在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儀式結束后,孩子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南京博物院,江蘇古代文明展、特色藝術展、特展館……一件件巧奪天工的文物,一個個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孩子們邊走邊看,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在數字館和非遺館,孩子們又通過多媒體互動和親自制作非遺作品,感受祖先的聰明智慧,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顆文化自信的種子。
當天活動現場還進行了《2023國寶日歷》文創產品的發布。《國寶日歷》是交通廣播部今年策劃出品的融媒體文物科普產品,從1月1日起,在江蘇交廣網和松鼠悅讀小程序同步上線,每天一期,一段精心制作的音頻,一張精心設計的海報,主持人王丹化身“時光探寶人”帶領受眾一起探尋文物的前世今生。音頻產品在策劃制作中注重互聯網傳播規律,創新表達方式,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讓文物“活”起來。目前,《國寶日歷》已介紹了青銅神樹、長信宮燈、“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等230余件精品文物。
以《國寶日歷》為藍本推出的文創產品《2023國寶日歷》是一本既可以看也可以聽的日歷,掃描日歷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同步收聽音頻,精選來自24個朝代、81家博物館的365件國寶文物,其中包括195件禁止出境展覽文物。讓用戶在使用日歷的過程中每天都能增長一點歷史文化知識。日歷中的53件國寶,全部由插畫師手工繪制,選取了最能彰顯其特征的構圖、角度、光影和色彩,確保每一處紋理都纖毫畢現,每一個細節都盡善盡美,比肉眼看實物還要高清。從精美絕倫的金甌永固杯到活靈活現的跪射俑,青銅器、瓷器、書畫……每翻開一頁,都能讓用戶收獲一份滿滿的民族自豪感。日歷將在江蘇交通廣播網官方微信號、荔枝文創和南京博物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南通博物苑等多家文博院館上線銷售。
交通廣播部將在內容產品創新創優上持續發力,對內聚力、對外借力,推出更多原創性精品文化產品和服務,彰顯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和時代價值。